粗纤维素的测定方法【君翰锐仪】
一、酸碱洗涤法
(一)方法要点
试样用酸、碱水解,酸可将试样中的淀粉、果胶质和部分半纤维素水解后除去。碱可以除去蛋白质、脂肪及部分半纤维素和木质素。*后将得到的残渣烘干、称重,再经灰化后减去灰分重,即得粗纤维素重。因酸碱水解时尚有残留半纤维素、木质素。纤维素在水解时也有丢失,所以,测定值除纤维素外,留有部分其他碳水化合物,故称为“粗纤维素”。
(二)仪器
1.测定粗纤维素时需回流装置。
2.25毫升古氏坩埚,500毫升吸滤瓶,真空过滤装置
3.高温电炉
4.电热干燥箱
5.电热水浴锅
6.分析天平
(三)试剂
1.3.14%硫酸溶液 取浓硫酸175毫升,加水稀释至1升约为32.2%,然后用硼砂标定,调整为32.2%。用前,准确量取100毫升定容至1000毫升。
2.3.14%氢氧化钠溶液 称取314克氢氧化钠溶解于1升蒸馏水中,用标准酸溶液标定调节浓度恰好为31.4%。用前,准确稀释10倍。
3.95%酒精
4.无水乙醚
(四)分析步骤
称取风干粉碎通过20目筛孔的样品2.0000克(脂肪含量高,可先用无水乙醚脱脂)放入500毫升蒸馏瓶内,加入刚煮沸的3.14%的硫酸溶液200毫升,接上回流装置(见图5-4),立即加热,在1分内微沸,准确微沸8分。此时应见有大量气泡上升,而液面翻滚平稳,取下蒸馏瓶,将杯壁上附着的残渣用热水洗入瓶内,用装有200目尼龙筛绢的古氏坩埚真空抽吸过滤,在10分内抽干净酸液,用热水洗涤残渣至中性。
将附着在尼龙筛绢上的残渣用3.14%氢氧化钠溶液洗入原蒸馏瓶中,加入刚煮沸的3.14%氢氧化钠溶液至200毫升,1分内使其沸腾,微沸8分,取下将附着在瓶壁的残渣用水冲入瓶内,用装有200目尼龙筛绢的古氏坩埚真空抽吸过滤,10分内将碱液抽净,用热水洗涤残渣至中性。
用洗瓶将尼龙筛绢上的残渣洗入烧杯中,然后将烧杯内的残渣全部转移到铺有石棉的古氏坩埚里,抽干净水分,用酒精洗3次残渣,每次约20毫升。再用乙醚洗3次(样品经脱脂的则不必用乙醚洗),每次约20毫升。将乙醚在水浴锅上蒸发后,放入130℃烘箱中烘2小时,取出置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。然后将坩埚放在550℃高温电炉中灼烧半小时,取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,同时做一水分测定。
(五)结果计算
粗纤维素(%)=(m1-m2)×100/m0
式中:m1—古氏坩埚质量+纤维素质量+灰分质量(克);
m2——古氏坩埚质量+灰分质量(克);
m0——烘干样品质量(克)。
二、粗纤维测定仪
该仪器是根据目前常用的酸碱消煮法工作,并进行重量测定来得到试样的粗纤维含量的仪器。采用浓度准确的酸和碱,在特定条件下消煮样品,再用乙醇除去可溶性物质,经过高温灼烧后扣除矿物质的量,所含量称粗纤维。它不是一个确切的化学实体,只是在公认强制规定的条件下测出的概略成份,其中以纤维素为主,还有少量半纤维素和木质素。
测定对象:各种粮食、饲料、谷物、食品及其他农副产品中粗纤维的含量
测定样品数量:同时6个
重复性误差:粗纤维含量在10%以下,**值误差≤0.4%
粗纤维含量在10%以上,**值误差≤4%
测定时间:整机工作时间约100分钟(包括酸洗40分钟,碱洗40分钟,抽滤和冲洗约20分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