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物体内营养诊断之作物组织样品的采集和处理
一、作物速测法
高产作物,因某一营养元素缺乏将要妨碍生长或引起减产、而在外部形态还没有表现出来时,通过作物营养测定仪对作物组织的化学速测,以便提前发现问题,及时指导施肥,促进高产作物的正常生长,同时也能找出各种高产作物在不同生育期合理的经济施肥指标,通过化学速测结果、作物长势长相的观察以及土壤的检查,作出正确的缺肥判断。
(一)作物组织样品的采集和处理
1.样品的采集
(1)采集部位
根据需测元素,选择能反应被测元素丰缺的*敏感部位进行采集,一般采用叶鞘。由于叶鞘是输导和储存养分的仓库,养分状况较稳定,叶绿素较少,可减少对比色的干扰。如玉米苗期取茎部1厘米的混合组织,拔节后取中部叶鞘,抽穗期采取穗位叶的中脉基部1/3~1/2组织叶鞘。水稻植株速测诊断,磷用混合叶鞘组织,钾用主茎心叶下第三至第五片叶的叶鞘,氮用心叶下**、第二片叶的叶鞘。小麦苗期用主茎基部混合组织,拔节后采用主茎茎节和叶鞘。
(2) 采样时间
一般在上午8~10点采样,因为此时作物生理活动较活跃,地下根部吸收速效和地上部正趋于上升的光合作用强度,接近动态平衡,这时的作物组织中的无机养料储量*能反映根系养料吸收和作物同化需要的相对关系。
(3) 采样时期
与作物在一定的发育阶段和施肥措施结合起来,在施肥前测定。
(4) 样品数量
按照作物的生长状况、长势和型态类型,选定有代表性的,随机多点,采集样品10株左右,避免采集田边、地头、受机械损害、病虫危害的植株,对植株营养性诊断要考虑代表性,对障碍性诊断要注意典型性。
2.样品的处理
将采集到的样品剔除枯枝,对霉鞘、残根、焦枯、死亡的部分,用湿布擦净植株上的灰尘、土粒。有农药、肥料污染的要用清水清洗干净、揩干。为了防止部分有机化合物分解而造成测量误差,从采样到测量完毕,要在2小时内完成。
(二)植株浸出液的制备
1.浸出液反映作物的营养状况
作物体内营养物质大部分以有机态存在,但还是有不少以无机态存在,无机养分可以大部分被水浸提出来,在一定条件下,浸出的无机养分的多少,可以反映作物的营养状况。
2.浸提方法
称取经剪碎至1~2毫米长并充分混合的植株叶鞘0.5克于试管中,加入蒸馏水10毫升,用橡皮塞塞住,用力上下摇动2分,此浸出液可供测定无机氮、磷、钾养分之用。